镇远县深化“古巷管家”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4年1月2日   作者:李安生 唐杰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985

针对多民族杂居、游客广至的实际,镇远县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古巷管家”社区治理模式,让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当“管家”,开展政策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办好群众实事,有效缓解社区治理压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强化组织领导,当好群众管家。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按照“县级抓总、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原则,精心挑选党员干部群众组建“古巷管家”队伍。一是县级靠前指挥。印发《镇远县开展部门联系帮扶社区网格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县级设部、镇级设所、社区设站、网格设队”为基础,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指导社区机制,13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到帮扶联系社区报到当好“总管家”。二是部门社区协作。结合党员干部“双报到”“积分制”等管理制度,按照条块划分、便于服务的原则,将县城古城区科学划定划分为70个管家区域,绘制管家图,界定四至范围,从60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1198名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当“管家”,联系社区干部共同开展工作,帮助协调解决社区治理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群众积极参与。从社区组长和部分社区党员、社会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热心群众、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等群体中吸纳人员进入管家队伍,凝聚合力,缓解社区干部人少事多的难题。目前,“古巷管家”队伍已发展至1275人。

强化调查研究,访好群众需求。整合县直各部门民生事项,开展党政机关大走访活动,全面了解群众急难愁盼,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一是划定服务范围。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明确“管家”服务范围,广泛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重点抓实文明城市创建、智慧城市管理、景区消防安全、文物保护、政策宣传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如,用好县农商行、邮政银行、贵州银行、酒店等服务大厅资源,打造“党群服务驿站”,建立红色图书角,党员同志主动亮身份,当好户外劳动者日常劳作、休息的“管家”。二是明确职能职责。明确“管家”帮扶联系工作职责,将服务群众与本职工作融合起来,不定期到社区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建立工作清单、服务清单,项目化推进。党政管理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由社区帮扶联系单位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社区公益服务事项,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管家”配合协商解决,建立责任共担、协同共治、有序参与的治理新模式。三是突出重点工作。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急难愁盼的问题,“管家”分阶段、分批次入驻联系网格,常态化开展宣传宣讲、日常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目前,共排查住宿、餐饮、文物、经营场所等1144家,解决问题560余个,推动城市社区治理常态长效。

强化担当作为,办好群众实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是依托信息化技术“线上办”。依托“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公安智慧中心”、监控探头等动态掌握社区治理基本情况,实现社区管家信息与公安信息调度指挥平台同频共振。同时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互动平台,主动收集群众意见,让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共建。二是结合常态化回访“线下办”。通过“古巷管家”定期回访、召开群众会、巷道会等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困难。如,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选派的“古巷管家”结合在开展城市交通执法过程中收集到的问题,通过回访进一步了解群众对二轮摩托车、电瓶车临时性停车位的需求数量等,集中研判后决定,在城区科学划定临时停车线,方便社区居民临时性停车。三是推动民主化协商“联动办”。由社区组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集中分析研判需社区、镇、县直部门协商解决的困难问题,建立台账,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逐级提交上级研究解决并抓好跟踪落实。开展主题教育以来,“管家”帮助协调解决巷道石板破损、乱堆乱放杂物清理、路灯维修安装等实际困难和问题110余个。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镇远县互联网违法和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855-5721538 举报邮箱:zywxb57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