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持续深化“官方带娃”品牌做好陪伴行动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5年8月3日 作者:江红 来源: 县团委 浏览量: 549
分页
近年来,镇远县通过“多元搭建、真情陪伴、精细管理”三位一体模式,持续深化“官方带娃”品牌,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青少年关爱服务体系,切实做好陪伴行动“后半篇文章”。
一、多元项目搭建陪伴载体,精准回应青少年成长需求

一是确保阵地建设立体化。团镇远县委整合“希望工程 陪伴行动”“返家乡”“三下乡”与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多项工作资源,构建“1+N”陪伴体系(即以希望工程陪伴点为中心,辐射至全县12个乡镇),让陪伴行动全覆盖可持续开展。二是实现资源整合最优化。依托村(社区)儿童之家、党群服务站、文明实践站等,精准设置授课点,配备桌椅板凳、电脑等硬件设施,为孩子们提供宽敞明亮、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家长更加舒心。截至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设置“希望工程 陪伴行动”项目点、假期陪伴点共计20余个,涵盖全县各乡镇。
二、志愿者队伍成为核心力量,用真情筑牢陪伴纽带

着力构建“专业+志愿”的陪伴队伍体系,志愿者队伍成为陪伴行动的核心力量。活动期间严格志愿者选拔机制,通过团属平台向返乡大学生发布志愿者招募令,严格筛选,将志愿者按照原则科学调配,分配在就近的陪伴点。同时做好活动开展后期保障,确保陪伴点顺利开展心理辅导、民族文化等专题活动。活动期间,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做寒、暑假功课,针对性开设“希望七彩小课堂”“篮球小课堂”“美术小课堂”等兴趣爱好班。同时邀请省内高等院校学生陪伴点开展科技、文化、科普知识“三下乡”活动。截至目前,镇远县累计招募三下乡支教队20余支700余人。累计招募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3000余人,其中每年都参加活动的青年志愿者不在少数。
三、加强精细化管理,拓展陪伴行动的覆盖与深度

陪伴内容精细化,假期里,志愿者在陪伴点为青少年开展每日1次课业辅导、每周1场户外活动、每月1堂自护教育、假期1项兴趣培养的“四个一”服务。陪伴管理精细化,陪伴点所有孩子实行台账式管理,详细登记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年级等信息,根据不同的年级、年纪开设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确保每一位孩子学有所得。坚持打卡式运行,学生到课堂必须签到,志愿者清点人数无误后开始上课,如有迟到、未到的学生,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孩子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