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尚寨乡 / 正文
尚寨土家族乡:“四新”驱动 激活基层团组织改革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5年8月5日   作者:安雪艳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439

近年来,尚寨土家族乡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信念坚定、组织严密、阵地坚实、队伍过硬、活力充盈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新格局。

640.jpg

以组织建设连“新”,筑牢团委工作坚实根基

在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的工作思路下,尚寨土家族乡团委始终将组织建设作为连接青年力量的核心抓手,通过创新组织形态、完善联动机制,让“新”活力在基层团组织中持续涌动。一是思想聚魂,抓好“关键点”。组织青年宣讲团,深入辖区学校、村、企业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10余场次,推动党的理论精神入脑入心,确保团员青年思想红、信念强。二是筑牢阵地,盯紧“发力点”。着力打造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宣传矩阵,线上推广团务知识、志愿服务宣传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三是精准覆盖,找准“切入点”。在组织架构创新上,打破传统团组织设置模式,构建“乡团委+村级团支部+特色青年组织”的三级联动体系,创建青年实践基地,联合各村团支部成立“非遗传承小分队”,协助开展非遗资源普查,撰写村史村事4篇,同时创新“非遗组织生活”模式,将主题团日活动与非遗体验结合,今年已开展唢呐和傩戏表演4次,参与青年团员200人次,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参与,不仅提高了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也增强了青年传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640 (1).jpg

以志愿服务融“新”,提升团委工作共治效能

一是打造多元化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乡村振兴“服务队”,选好用好优秀的团干部担任“服务队长”“服务队员”,通过“结对子”等方式,为本地乡村振兴提供综合性的帮扶服务。开展助农春耕备耕、助农秋收、两清两改两治理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创新“志愿服务+”系列项目。依托“青年之家”团属阵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 + 乡村治理”方面,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西部计划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网格员参与乡村环境整治行动、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今年已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活动35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志愿服务+非遗传承”方面,志愿者协助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展示、文化宣传等活动,在省外、县、乡内巡演4场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三是引导参与基层治理。紧紧围绕“服务青年发展、青年参与基层治理”两大主线,与高校建立“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人才共育”的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贵州民族大学先后组织共计40名大学生到尚寨土家族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绘画美丽乡村、暑假陪伴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建立干部包联制度,乡干部、网格员每人包联10户困难户,开展常态化走访,动员更多青年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其中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

640 (2).jpg

以助力成长暖“新”,彰显团委工作服务温度

一是深化助学济困。用心用情开展优秀大学生帮扶工作,持续深化“茅台助学”希望工程圆梦行动。2024年,通过遍访全乡优困生并结合家庭贫困条件的全面摸排了解,乡团委精准摸排向团县委提交10名优困生。此外,乡团委在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优秀大学生座谈会,资助34名大学本科生,4名研究生,资助金额共计31800元,助力困境学子圆梦学业。二是强化关爱帮扶。聚焦青少年需求服务,组织开展“助困慰问暖童心·志愿服务伴成长”、走访慰问困难儿童。三是助力成长成才。聚焦创新就业、婚恋交友、精神文化等新兴领域青年需求,采取青年“点单”,团组织“接单”的服务模式,联合多部门开展就业宣传4场次,文体活动1次、青年婚恋观引导宣传志愿服务活动2场次。


640 (3).jpg

以非遗传承创“新”,激活团委工作文化动能

乡团委将非遗传承作为丰富团委工作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传承方式、拓展传承渠道,让 “新”活力在非遗传承中绽放光彩。一是非遗传承与青年教育相结合。在小学开设“唢呐培训班”,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进入校园开展唢呐培训。建立青年唢呐培训班,培养非遗传承人。二是创新非遗传承载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组织青年志愿者拍摄非遗技艺展示视频、制作唢呐、傩戏宣传图文,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发布,让更多人通过网络了解尚寨土家族乡的非遗文化。三是构建“非遗+团建”模式。开展围绕土家族农耕文化、民俗技艺、歌舞传统等活动。2025年,机关团支部青年团员带队前往广东佛山三水区西甲“村超”足球赛上展演尚寨唢呐非遗文化,通过现场展演的形式,使观众对唢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唢呐和傩戏艺术的传承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

640 (4).jpg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镇远县互联网违法和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855-5721538 举报邮箱:zywxb5720108@126.com